張義雄
張義雄(1914年5月28日—2016年5月27日),出生於台灣嘉義,台灣知名畫家與美術教育家,旅居日本與法國多年。1987年成為首位獲頒法國政府藝術家年金的台灣藝術家,2005年獲前總統陳水扁頒發四等景星勳章[1][2]。2016年獲蔡英文總統追贈褒揚令[3]。
張義雄 | |
---|---|
出生 | 1914年5月28日 日治臺灣嘉義廳嘉義街 |
逝世 | 2016年5月27日(101歲) 日本東京都板橋區西台3丁目慈誠會紀念病院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12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6年) |
民族 | 台灣人 |
语言 | 臺灣話、日語 |
职业 | 畫家 |
家乡 | 臺灣嘉義市 |
配偶 | 江寶珠 |
儿女 | 張六絃(長子) |
簡歷
编辑張義雄出生於嘉義世家,家中七個兄弟排行第二,父親張鼎驥曾任老師,後轉而經商。叔母張李德和為嘉義知名女詩人、書畫家與慈善家。張義雄自幼展現對繪畫的興趣與天賦,父親亦支持其追求藝術的志趣。1924年偶遇在嘉義中央噴水池旁寫生的畫家陳澄波。這位當時在東京美術學校就讀的同鄉成為張義雄立志當畫家的典範。1926年透過二伯張鼎駒的引介,請陳澄波在返鄉期間教導張義雄作畫[4]:10-15;167。1929年進入日本京都同志社中學校讀書,1931年返台入嘉義中學校,因翹課看電影被停學。
1932年父親過世後,赴日考取私立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張義雄為求自立,婉拒家中援助,送報賺取生活費。一學期後,因支付不出學費休學。其後為了報考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進入京都兩洋中學校就讀以取得中學生畢業資格,同時在夜間於關西美術學院習畫。經過五次報考東京美術學校入學考試的失敗,張義雄持續到川端畫學校進修,四處打工與開始在東京街頭為路人畫像[4]:22-26。
太平洋戰爭爆發,張義雄從日本去北京投靠行醫的大哥張嘉英。1945年與江寶珠成婚。二次大戰結束後,回到台灣,1948年受邀到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擔任助教,卻因不適應學院生活於隔年去職。張義雄生活並不得志,在台北前後搬家八次[5]:239。1950年在自家經營的鳥店樓上開設「純粹美術班」[4]:42-4。此期創作多採用強烈粗獷的黑色線條和色塊,作品參展屢次獲獎,包括省展(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六、七、八屆首獎,及臺陽美展(臺陽美術協會)首獎三次[6]。例如1951年以《鼓吹》獲得第6屆省展文協獎,1952年以《秋夜》獲得第7屆省展特選主席獎第一名,1953年以《紅花》獲得第8屆省展主席獎第一名免鑑查[6]。
1954年與廖德政、洪瑞麟、陳德旺、張萬傳、金潤作等人組成「紀元畫會」,此後數年多次舉辦畫展。1963年獲聘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1964年,因一位美國收藏家法蘭克購買64件作品,張義雄獲大筆收入,擬移民巴西;然而途經日本停時受騙, 居留於日本[4]:78-80。張義雄在日本街頭為人畫像剪影,甚至撿廢紙為生,太太從事幫傭、洗碗等粗重工作,生活刻苦。此後畫風轉變,黑色漸少,白色漸多。1972年成為日本美術聯盟會員。1973年回台灣在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個展[7]:18。1977年起,獲太極畫廊贊助,成為其專屬經紀畫家,也是台灣畫壇首位經紀畫家。他自此有了長居法國的資金來源。[8]:104
1980年決定定居法國。接連入選法國春季沙龍、秋季沙龍,1987年成為第一位獲得法國藝術家年金的台灣藝術家。1988年成為法國秋季沙龍正式會員的首位台灣畫家[4]:115。
1988年,台灣發生520農民運動,這是台灣解嚴後首次爆發激烈警民眾衝突的社會運動。張義雄為聲援農民,隔年捐出百幅作品,在台北舉辦「張義雄社會關懷義賣畫展」[9]。
2003年重回日本定居[4]:166。張義雄於90歲時發現罹患攝護腺癌末期,依然作畫不輟,期間曾為當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繪製肖像[10]。 99歲於家中昏迷後停筆。200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張義雄90回顧展》。2013年11月,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11]。2014年台北新光三越舉辦「張義雄百歲展─小丑人生」巡迴展[12]。2016年5月27日病逝於日本慈誠會紀念病院[13]。
藝術風格
编辑張義雄的創作在吸納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等風格之外發展出個人的畫風[14]:9。繪畫主題包括靜物、人物與風景。靜物畫作中常見吉他、籠中鳥等題材;人物畫喜刻劃市井小民,尤其是在街頭討生活的社會底層人物[15]:218-229。移居法國後題材新增數量可觀的歐洲風景與小丑人物[16]:158-9。張義雄早期畫作多採用粗重黑線條與濃鬱色塊造型,因此常被評論概稱為「黑線條時期」[17][8]:120。晚年長居巴黎後,畫風色調轉趨明亮,構圖簡練,進入所謂「白色時期」[18]:194[19][4]:152。
參考資料
编辑- ^ 中華民國總統府. 公報. 2005-01-28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 ^ 人間福報. 旅日畫家張義雄 獲頒勳章. 2005-03-01 [2023-05-11].
- ^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彩繪生命的藝術家─張義雄 獲頒總統褒揚令. 2016-12-15 [2023-05-11].
- ^ 4.0 4.1 4.2 4.3 4.4 4.5 4.6 黃, 小燕. 《浪人.秋歌.張義雄》. 台北: 雄獅圖書. 2004. ISBN 957-474-085-4.
- ^ 黃小燕. 〈隱藏在繪畫裡的政治性格──談張義雄作品裡的悲憫、感性,以及黑線條〉. 《日常風情──張義雄繪畫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4: 232-255. ISBN 978-986-04-0652-8.
- ^ 6.0 6.1 台灣美展. 台灣美術知識庫.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 ^ 李欽賢. 〈畫圖界壓不扁的玫瑰—張義雄〉. 《張義雄90回顧展》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4: 14-19. ISBN 957-01-8191-5.
- ^ 8.0 8.1 許綺玲. 〈張義雄,一位台灣畫家在巴黎──流浪生涯的最後車站〉. 《日常風情──張義雄繪畫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4: 99-145. ISBN 978-986-04-0652-8.
- ^ 盛鎧. 執著、叛逆和同理心:張義雄的藝術與傳奇(下篇). 漫遊藝術史.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 ^ 張肇烜. 【人心人術】彩筆魔術師!102歲的台灣浪人畫家:張義雄. 想想論壇 Thinking Taiwan. 2016-05-31 [202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 ^ 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 ^ 張義雄. 非池中藝術網.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 ^ 自由時報. 獨家》旅日人瑞畫家張義雄病逝 享嵩壽102歲. 2016-05-28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 ^ 盛鎧. 〈小丑大器: 張義小丑畫的現代性〉. 《日常風情──張義雄繪畫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4: 8-42.
- ^ 盛鎧. 〈追尋自由時光:張義雄畫作中的街道與日常生活〉. 《現代美術學報》 (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5-12-01, (30): 215-244.
- ^ 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美術史辭典1.0》.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0. ISBN 978-986-282-262-3.
- ^ 何耀宗. 〈「黑線條」畫家-張義雄的繪畫生涯〉. 雄獅美術 (台北): 26-39.
- ^ 林, 明賢. 《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 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4.
- ^ 王慧綺. 猶原是欲開花 ----畫家二舅張義雄. 人間福報. 2016-09-08 [201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外部連結
编辑國立台灣美術館 : 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