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廉
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廣東省廣州府番禺县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朝岭南地区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他初时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创撞水和撞粉法,是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
居廉 | |
---|---|
出生 | 1828年农历9月22日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番禺县 |
逝世 | 1904年农历5月5日 大清 |
职业 | 画家,岭南画派奠基人 |
生平
编辑居廉原籍为江苏省扬州府宝应县,先辈来粤做官,遂落籍番禺。父亲名樟华,又名键,字少楠,为闽清县知县[1]。居廉生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9月22日,排行第七。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十岁左右时随居巢赴广西,后又随居巢成为张敬修的军师,因军功奖掖,赏戴花翎[2][3]。其间临习过宋光宝、华岩、金农、恽寿平、八大山人、徐渭等人作品。
1855年,张敬修因浔城失守落职,次年返回东莞老家,而“二居”也返回家乡广州。之后,居氏兄弟又数次应张敬修及其侄张嘉谟之邀同赴东莞,断断续续分别于张敬修的可园和张嘉谟的道生园客居了近十年时间,专心从事艺术创作活动[3]。这段期间居廉醉心写生,画艺大进,同治三年(1864年)张敬修在可园病卒后,居廉随兄居巢返回故里,不久开始筑建供自己作画和授徒的“十香园”(因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专心作画以卖画为生,并设馆授徒,声名日彰,桃李甚众。
参考资料
编辑- ^ 同治《福建通志》卷一 百八《职官·福州府》:“闽清县知县,居允敬,广东番禺举人,嘉庆元年任。”
- ^ 《古泉先生六秩寿序》:“东莞方伯张公(指张敬修),累幽相招,旋至营,即属以帷幄之事”
- ^ 3.0 3.1 军师出身的岭南画派太祖师居廉及其艺术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9-07.
- 李健兒,《廣東現代畫人傳》,儉廬文藝苑,1942年。
- 林京海,《居巢、居廉游寓广西考》,《文物鉴定与研究(三)》,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