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埔

(重定向自大港埔庄

大港埔臺灣話Tāi-káng-poo),為高雄市新興區的舊稱,其中心位置為今大港埔鼓壽宮附近。

大港埔
漢字 大港埔
白話字 Tāi-káng-po͘[1]
台語羅馬字Tāi-káng-poo[2]
高捷美麗島站
位於民生一路安全島上的大港埔地名告示牌

行政區劃沿革

编辑

日治初期行政區劃多次更動,連同今日的高雄地區,大港埔原來屬於臺南縣,1897年後屬鳳山縣,1898年再恢復為臺南縣。

1901年,劃為鳳山廳大竹里大港埔庄[3]。1909年到1920年間,為臺南廳打狗支廳大竹里大港埔庄。1920年後才以「大港埔」為名設為一大字[4]

歷史

编辑
 
1946年地圖中所標示的大港埔。

大港埔早期是一望無際的荒野,北鄰現今的幸福川,盛產𩻸仔魚(即鯉魚),當時可津渡的河川稱(港),荒地稱(埔);所以人們將河川周圍稱「𩻸港」,南岸的平原則稱「𩻸港埔」,日後演變成「大港埔」。

整個大港埔的開發,是以竹圍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展,並興起下竹圍、營後與過港仔共四個聚落[5]

1856年,由蔡、孫、王等士紳議定聯合眾信徒捐款籌建廟宇,經兩年籌畫,於1858年在大港埔竹圍創建,初名為「鼓壽亭」。

1933年底,大港埔有人口631人[6],到了1938年時已增加到3996人[7]

1936年,高雄都市計劃道路的開闢,模仿歐洲的都市規劃寬敞的道路和大圓環;加上1941年高雄車站哈瑪星遷移至大港,助長了大港埔的飛速繁榮,逐漸成為高雄市中心。

1946年,由當時泰明里長蔡陣建議更改區名,經區長蔡崇禮呈報獲准,取「新興繁榮」之意,且戰後大港埔逐漸繁榮,充滿「新興」蓬勃的氣象,所以取名為「新興區」。

1979年,美麗島事件在此爆發,捷運紅線R10站原訂名「大港埔車站」,後改為美麗島站

景點

编辑
 
大港埔鼓壽宮

參考文獻

编辑
  1. ^ 這裡唸tāi非tōa。
  2. ^ 這裡唸tāi非tuā。
  3. ^ 臺灣日日新報社. 管轄要覽. 1910. 
  4. ^ 臺灣日日新報社.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1921. 
  5. ^ 新興區公所-歷史沿革https://hsingsin.kcg.gov.tw/cp.aspx?n=C1C8A35391A6E4B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昭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34. 
  7. ^ 昭和十三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