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

(重定向自大旱

干旱指某一地区长期无高温少雨,使空氣土壤水分缺乏。而干旱发生主要与偶发性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逐渐短缺。二是森林植物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便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四是用水浪费。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它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生态和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1]

特里苏尔干旱的土地

旱灾

编辑

旱災指因氣候嚴重或不正常地乾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欠收,從而帶來糧食問題,甚至引發饑荒。同時,旱災亦可令人類動物因缺乏足夠的飲用水而致死。

中國歷代容易發生旱災,帝王在旱災發生時常有祈雨的活動,例如《冊府元龜》卷一四五《帝王部弭災》:“長興二年四月乙巳,帝幸龍門寺祈雨,至晩,還宫”。崇禎末年,旱災頻繁,崇禎本人雖然精勵圖治,最後仍導致亡國。《益都縣誌》記載1639年:“自正月不雨至於六月,七月大蝗,歲大饑,人相食,流民載道”;光緒年間亦有大旱,1876年12月11日的《申報》記載,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各處“饑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丁丑年(1877年),山西旱荒嚴重,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說災區“赤地千有餘里,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奇災,古所未見”[2],饑民鋌而走險,“攔路糾搶,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饑餓難當’八字”[3]

此外,旱災後則容易發生蝗災,進而引發更嚴重的饑荒,人民更是饱受迁徙流离之苦,引致社會動盪。明代丘濬指出:“劫禾之举,此盗贼祸乱之萌。”[4]。因此,為了維持公共秩序,救荒幾乎是執政者的重要課題,《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管子·度地》云:“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干旱级别

编辑

世界气象组织

编辑

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

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不是以特定数量,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

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干旱: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

中国大陆

编辑

1.气象干旱:不正常的干燥天气时期,持续缺水足以影响区域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

2.农业干旱:降水量不足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或牧场产量足以产生不利影响。

3.水文干旱:在河流、水库、地下水含水层、湖泊和土壤中低于平均含水量的时期。

干旱的分类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特点: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干旱预警信号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干燥指数

编辑

干燥指数是反映某个地区的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

r=E0/P式中r——干燥指数;E0——年蒸发能力,常以E-601水面蒸发量代替,mm;P——年降水量,mm。

根据选用站E-601蒸发器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可算得多年平均年干燥指数。多年平均年干燥指数r与气候分布有密切关系,当r<1.0时,表示该区域蒸发能力小于降水量,该地区为湿润气候,当r>1.0时,即蒸发能力超过降水量,说明该地区偏于干燥,r越大,即蒸发能力超过降水量越多,干燥程度就越严重。[1]

干旱指数

编辑

干旱程度常用干旱指数进行量化。常用的干旱指数有:

干旱影响

编辑

中国

编辑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变数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旱灾往往在较大范围发生且可持续多年,故对农业生产危害甚重。是指持续时间在3年以上,干旱区域覆盖4个省份以上的干旱事件。其中出现于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是:

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该年开封的年降水量推算为191毫米,为最近的50年所未见;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为357毫米。旱区中心地带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减少近6成,连续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这也低于最近50年的最低气象记录。[1]

1585年~1590年(明万历十四至十八年)的干旱地域广泛、变化较大;大范围干旱持续6年,并出现在小冰期最寒冷阶段发生之前的相对温和时段。此次干旱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呈北旱南涝的旱涝分布格局,后段旱涝分布格局有改变,北方开始多雨,干旱区扩大并南移至长江流域及江南。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后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苏安徽湖南,旱灾持续最久的则是河南。1589年干旱达到最强,1585~1590年间各地河湖井泉干涸记录可以旁证当时的干旱程度,其中1589年的许多干涸记录为最近50年所未见。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无青草”;浙江“运河龟坼赤地千里,河中无勺水”等。这次干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围饥荒和瘟疫,疫区随大旱地区而转移。[1]

1637年~1643年(明崇桢十至十六年)南北方连续7年大范围干旱,又称崇祯大旱,出现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为近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1]

1784年~1787年的大范围持续干旱事件则出现在小冰期中的相对温暖阶段;1785年为江淮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据史料记载:“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严重旱灾持续4年,并伴随严重的蝗灾瘟疫,其持续少雨时间和酷旱记述为近50年所未见。江淮及太湖地区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于现代记录的极小值。如苏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数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为174毫米,为18世纪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于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记录,其距平百分率低达-57.4%,即夏季雨量的减少近6成。在持续旱灾期间,黄河下游及黄淮、江淮飞蝗大爆发,还出现疫病大流行。[1]

1876年~1878年(清光绪二至四年)持续3年大范围干旱,发生在全球大范围气候转暖的背景下。1877年为中国北方大旱的典型例子,在旱区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陕西华阴县1877年无降雨日数达290天以上,汉水汾水浍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随旱灾饥荒迅速发生并蔓延,这期间蝗灾大面积发生。[1]

中国大陆从1949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2122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60%。[1]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干旱. 中国天气网. [202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2. ^ 《曾忠襄公奏議》卷八
  3. ^ 1877年10月3日《申報》
  4. ^ 《大学衍义补》卷一〇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见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旱災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