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蜥腳下目
原蜥腳下目(Prosauropoda)或稱原蜥腳類,是群早期植食性恐龍,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侏儸紀早期。牠們在三疊紀的時候,通常是所處環境的優勢植食性動物,並快速地演化為大體型,身長6到10公尺;但是到了侏羅紀被真蜥腳亞目所完全取代、並且滅亡。所有原蜥腳類恐龍都有小型頭部、長頸部、前肢較後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從槽齒龍繼承而來)可用來防衛。大部分原蜥腳類恐龍是半二足動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種(里奧哈龍)是完全四足動物。
原蜥脚下目 | |
---|---|
黃氏雲南龍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原蜥脚下目 Prosauropoda von Huene, 1920 |
科 | |
不斷改變的定義
编辑原蜥腳下目起初被定義為二足的三疊紀恐龍,是體型巨大的蜥腳下目恐龍的早期祖先。2003年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原蜥腳下目是個獨立演化支,而非蜥腳下目的祖先。2004年對於大椎龍的研究顯示原蜥腳下目的確是單系群。這群恐龍是蜥腳下目的姐妹分類單元,而非直系祖先。但是近期研究表示原蜥腳下目是個并系群。
問題在於哪些屬被歸類於原蜥腳下目。在1997年,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提出一個以某節點為基礎的定義,包含:貝里肯龍科、槽齒龍科、近蜥龍科、板龍科、黑丘龍科、以及蜥腳形亞目中親緣關係接近原蜥腳類,而離蜥腳類較遠的所有物種。最近,亞當·耶茨(Adam Yates)以對於早期蜥腳形亞目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個演化樹,認為原始的農神龍、槽齒龍、埃弗拉士龍代表基礎的外類群(基本上是屬於並系群的槽齒龍科),早於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的分化。在2004年,耶茨提出近蜥龍是最原始的蜥腳類恐龍,儘管牠們的體型為典型的原蜥腳類。但是,近蜥龍的亞成年標本的顱骨特徵,可能會推翻上述理論。黑丘龍科與貝里肯龍科是蜥腳下目演化支中非常原始的物種。
科學檢驗
编辑原蜥腳類的頭顱骨長度接近股骨長度的一半;牠們的頜部關節稍微低於上頜骨的齒列水平線。牠們的牙齒是同型齒或稍微同型齒,牙齒小而呈匙形、邊緣呈粗鋸齒狀。前掌第一指有彎曲的指骨,以及大型、銳利的爪;第二與第三指長度幾乎相等,指骨小型、微彎,帶有指爪;第四與第五指都縮小,而且缺乏指爪。典型原蜥腳類的指骨數量是2-3-4-3。恥骨的末端部分,形成寬廣、平坦的平板。腳部的第五個趾骨是退化的。股骨接近外髁(lateral condyle)側有直條骨脊。股骨粗隆部(Trochanter)的側前面有個由內向外的微弱波紋,而粗隆部的主要部份低於股骨頭。
演化歷史
编辑蜥腳形亞目首次出現於盤古大陸時,是群小型(身長1.5到3公尺)、原始的物種,牠們首次出現於卡尼階中或晚期(晚三疊紀的第一個時期)。牠們發現於巴西(農神龍與黑水龍)、馬達加斯加(最近發現的未命名屬)、以及摩洛哥(愛珍多龍)。
原蜥腳類保持一樣的身體構造,但在諾利階的中期,牠們身體長度已成長到兩倍;例如在德國Stubensandstein地區的中下層發現的纖細板龍(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長4到6公尺。纖細板龍之後演化出板龍屬的其他種;板龍身長8公尺,體重約1.5公噸以上,並且是該環境的優勢植食性動物,從諾利階晚期直到瑞提階。同一期間,生存於阿根廷的里奧哈龍,是較大型的原蜥腳類恐龍,也佔據相同的生態位。里奧哈龍身長10公尺,因體型過大而必須以四足行走。同一時代的非洲南部,巨型植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並非屬於原蜥腳類恐龍,而是基礎蜥腳類恐龍,例如:優肢龍、黑丘龍、貝里肯龍、以及雷前龍。有趣的是,在諾利階到瑞提階這段期間,蜥腳形亞目恐龍佔據者大型植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但大型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仍由伪鳄类(鳥鱷科、副鳄形类)佔據。
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將槽齒龍科、黑丘龍科、貝里肯龍科、以及里奧哈龍科滅亡了;但近蜥龍科、板龍科、以及真正的蜥腳下目恐龍持續存活者,後兩個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種。在侏儸紀早期,蜥腳下目恐龍開始多樣化發展,例如火山齒龍科;原蜥腳下目恐龍也輻射演化出許多中等體型(身長4到6公尺)的植食性物種,例如:大椎龍、祿豐龍、以及雲南龍,並如同牠們的晚三疊紀祖先一樣成功。
原蜥腳下目恐龍的優勢在早侏羅紀的後期結束。雖然至少有三個屬繼續生存至侏羅紀中期(砂龍、祿豐龍、雲南龍),但已并非優勢植食性動物,而蜥腳類恐龍繼續演化出巨大的體型(尤其是真蜥腳類)。
分類
编辑以下選自於亞當·耶茨(Adam Yates)的2003年研究、以及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的2001年研究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種系發生學
编辑在蜥腳形亞目中,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的分類關係、演化位置,隨者兩者的定義與範圍,而產生不同結果。
耶茨/基欽的2003年版本
以下演化樹取自於亞當·耶茨(Adam Yates)與詹姆斯·基欽(James Kitching)的2003年研究[1]:
蜥腳形亞目 |
| ||||||||||||||||||||||||||||||||||||||||||||||||||||||||||||||||||||||||||||||||||||||||||
加爾東/阿普徹奇的2004年版本
以下演化樹取自於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的2004年研究[2]:
蜥腳形亞目 |
| ||||||||||||||||||||||||||||||||||||||||||||||||||||||||||||||||||||||||||||||||||||||||||||||||||||||||||||||||||
耶茨的2007年版本 以下演化樹,取自於亞當·耶茨的2007年研究[3]:
蜥腳形亞目 |
| |||||||||||||||||||||||||||||||||||||||||||||||||||||||||||||||||||||||||||||||||||||||||||||||||||||||||||||||||||||
參考資料
编辑- ^ Yates, A.M. & Kitching, J.W. 2003. The earli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sauropod loco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0: 1753-1758.
- ^ Galton, P.M. & Upchurch, P. 2004. Prosaur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32-258.
- ^ (英文)Yates, Adam M., "The first complete skull of the Triassic dinosaur Melanorosaurus Haughton (Sauropodomorpha: Anchisauria)". In Barrett & Batten (eds.), Evolution and Palaeobiology (2007), pp. 9–55.
- Gauffre F.-X. (1993): The Prosauropod Dinosaur Azendohsaurus laaroussii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Morocco. Palaeontology 36(4): 897–908.
- Upchurch, P (1998),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auropod dinosaurs. Zool. J. Linnean Soc. 124: 43–103.
- Yates, A. M. (2004) Anchisaurus polyzelus (Hitchcock): the small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evolution of gigantism among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Postilla, n. 230, 58 pp.
- Yates, A.M. & Kitching, J. W. (2003) The earliest known sauropod dinosaur and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sauropod locomotion.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3 Aug 22; 270(1525): 1753–8.
- Lu, J., Li, T., Zhong, S., Azuma, Y., Fujita, M., Dong, Z., and Ji, Q. (2007). New yunnanosaurid dinosaur (Dinosauria, Prosauropod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Zhanghe Formation of Yuanmou,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Memoir of the 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 6: 1-15.
-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ólska, H. (eds.) (2004).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61 pp.
- Fedak, T. J. and Galton, P.M. (2007). New information on the braincase and skull of Anchisaurus polyzelus (Lower Jurassic, Connecticut, USA; Saurischia: Sauropodomorpha): Implications for sauropodomorph systematic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77 ) 245-260.
外部連結
编辑- 原蜥腳下目 Palaeos網站
- 蜥腳形亞目 種系發生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Mickey Mortimer(2003) - Dinosaur Mailing List Archives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