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理工大学
於2000年合併的大學
(重定向自华中工学院)
华中理工大学是曾经存在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高校,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等合并组建新的华中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编辑-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即副校长)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培刚教授担任基建主任。原拟任命为中南动力学院院长的湖南大学副校长易鼎新突然逝世,一时又无适当人选担任院长职务,最后中南教育部遂决定将华中机械学院与中南动力学院合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
- 1953年10月15日,由老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昌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力部分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共设机械制造、内燃机与汽车、电力、动力4个系8个本科专业,教师314人,当年招收新生1214人,使得在校学生达到2639人,物理学家查谦任院长,彭天琦任党委书记。设有武昌本部、长沙分部、南昌分部和桂林分部。同日在武昌本部举行了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10月24日,长沙分部举行开学典礼。
- 1954年,分部开始搬迁到武昌总部的工作,8月中旬搬迁完毕。
- 1955年6月,国务院的正式任命查谦为华中工学院院长,彭天琦、刘干才、朱九思为副院长。同年本科学制改为5年制。
- 1958年-1960年,学校新建16个专业。
-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 1961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 60年代初,全校教师已有1/3左右具有科研工作能力,全校80%以上教研室进行过科研,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大多承担了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 1966年,拥有6个系, 20个本科专业, 教师1097人, 职工1664人, 在校学生6087人, 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 以华中工学院师生为主体的新华工是武汉地区重要造反派组织,其领导人在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担任副主任。
- 1966年-1970年间,该校仍有两个重要研究课题组没有下马,人员没有下乡搞“斗批改”,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 1971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武汉机械学院并入该校。
- 1975年,增加到36个专业,教师1655人,职工2500人,在校学生3600余人,当年科研经费205.94万元。
- 1971年-1976年底,该校进行研究的项目达到393项,其中完成并用于生产的146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105项,有25项填补了国家的空白,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 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华中工学院相对较好的保护了一批理工类专家学者,为日后的腾飞打下基础。
-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生。
-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获得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称号,并有30个项目获奖,
- 1979年8月10日,朱九思被任命为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
- 1980年,华中工学院创办中国语言研究所,建立英语系。
- 1981年,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华中工学院有27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9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2位教授担任博士导师。
-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新增10个硕士专业点、4个博士专业点、4名博士导师。
- 1984年7月13日,成立研究生院。12月26日,李德焕任学校党委书记,黄树槐任院长,朱九思任名誉院长。
- 1985年,该校共拥有24个系48个本科专业,有21个学科和专业拥有博士授予权,33位博士生导师,52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科研机构设有建筑设计研究院,19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9个研究室。
- 1981年-1985年底,学校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发明奖10项,国家“六五”攻关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50项。
- 1988年1月,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 199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
- 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等合并组建新的华中科技大学。[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