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卡门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冯·卡门环形山(Von Kármán)是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196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冯·卡门环形山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值得注意的是,西奥多·冯·卡门是中国太空计划创始人钱学森的博士导师,使得嫦娥四号的登陆也具有纪念的象征性意义。[3]

冯·卡门环形山
坐标44°27′S 176°15′E / 44.45°S 176.25°E / -44.45; 176.25
直径186.35公里
深度3.04公里
余经日出时188°
命名来源西奥多·冯·卡门

描述

编辑
 
冯·卡门环形山的周边,月球背面区域详图[4]
 
月球轨道器5号拍摄的西向斜视图
嫦娥四號,人類機具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景圖

该陨坑北部重叠着巨大的莱布尼兹环形山的南侧坑壁,西北和东北分别毗邻较小的奥雷姆环形山芬森环形山阿尔德环形山卡约里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南和西南,而南面不远处则横亘了波义耳环形山赫斯环形山[5]。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44°27′S 176°15′E / 44.45°S 176.25°E / -44.45; 176.25,直径186.35公里[6],深度约3.04公里[1]

冯·卡门环形山外观轮廓接近圆形,坑壁已明显损毁,北部三分之一覆盖了莱布尼兹环形山的嶙峋崎岖的外侧壁及溅射物,环坑沿覆盖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陨石坑,它的南侧壁则与外观呈倒“8”字型的卫星坑“冯·卡门 L”相接壤。冯·卡门环形山坑壁平均高出周边地形1900米[1],坑内地表已被熔岩淹没,除北部外,其它地区表面较为平坦,且反照率较周边地区更暗,类似莱布尼兹环形山坑内,在中心点附近坐落了一座与北部粗糙地表相连的中央峰泰山

该环形山在1970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前[7],曾被称为“第434号陨石坑”[8]

卫星陨石坑

编辑

按惯例,最靠近冯·卡门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LAC-119 区域图
冯·卡门 纬度 经度 直径
L 47.7° S 177.9° E 29 公里
M 47.2° S 176.2° E 225 公里
R 45.8° S 170.8° E 28 公里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国家航天局. www.cnsa.gov.cn.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3. ^ Hsue-Shen Tsien. 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 [7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4. ^ [planetarynames.wr.usgs.gov/images/moon_np.pdf Map of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5. ^ Crater Von Kármán on the map LAC-119. (PDF). [2017-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4-11). 
  6.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7. ^ Von Kármá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8. ^ Lunar Farside Chart (LFC-1A). [2017-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另请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