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履光(?—8世纪),唐朝军事人物,曾多次对南诏作战,官至岭南节度使安史之乱时期奉诏出兵勤王。他也是第一位可考的海南籍官员。[1]

何履光
出生不詳
唐朝
逝世8世纪
唐朝
职业唐朝官员

家世

编辑

何履光是珠崖人,[1][2]一作邕管桂州人。[3]

何履光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未列传。

征讨南诏

编辑

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任安南都护容管经略使。曾三次奏报本地异象。[2]八载(749年)十月,时任特进的何履光奉命统领十道兵马从安南进军讨伐云南蛮国,[4]十载(751年)收复安宁城,复立马援铜柱,回师。[5]十二载(752年)五月,在左武卫大将军任上率岭南五府兵击南诏。[6]都督将军贾颧全军覆没被擒,何履光仅以身免。十三载(753年),在岭南节度使任上奉命与前云南郡都督兼侍御史李宓、中使萨道悬逊统秦陇、安南士兵修舟船,[3]水陆并进讨南诏,大败,李宓阵亡,[7]何履光遁去。[8]先前鲜于仲通兵败于南诏的战事,何履光可能也有参与。[1]

勤王救难

编辑

十五载(756年),何履光正收复蛮王的大和城时,因安禄山叛乱,奉玄宗诏率兵去西川,收复之事搁置。[3]五月,叛军围攻南阳夷陵太守虢王李巨受任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统领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9]何履光、赵国珍及襄阳防御使徐浩还未到南阳,鲁炅已被叛军所败,来自岭南、黔中、荆襄的裨将的亲属一半在军队,多带着金银为资粮,逃跑时把军资器械都丢弃在路上,堆积如山,叛军因此暴富。[10][11]李巨赶到南阳,[12]催促何履光、赵国珍同到。[13]监察御史高适认为三位节度使都持节,数名监军也主事,南阳各军才屡战屡败。[1][14]唐玄宗嘉其言。[15][16]

崔国辅有《上何都督履光书》。

归隐山林

编辑

同年十月(《唐会要》作次年正月),贺兰进明被任为岭南节度使,未详何履光因何去职。

何履光最后归隐贵县。《一统志》误将曾任特进的何履光记作“何特进”“何履光”二人,《风土记》则误作“何履”“何光”二人。《徐霞客游记》载贵县有两座山峰,传说为“二何”所化。《西事珥》及朱惠荣校注有辨证。[1]

当代学者易闻晓曾作《海口赋》赞何履光:

噫吁彼苍连海,郁乎斯地有灵,半钟琼台毓秀,咸过海口鸿声。至于何公节度,兵定南诏,功佐天宝。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