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4′59″N 116°23′54″E / 39.91627°N 116.398387°E / 39.91627; 116.398387

体仁阁

體仁閣,位於紫禁城太和殿前廣場东庑,與西庑弘義閣遥遥相對。

历史

编辑

體仁閣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坐东朝西,与弘義閣相对立。體仁閣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为“文楼”,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文昭阁”,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改称“體仁閣”。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六月(1783年),體仁閣毁于火,同年依照弘義閣的形制重建。[1][2]

明朝體仁閣的用途,见于记载的仅有永乐十八年三殿大火后到嘉靖年间,體仁閣一直用来存放《永乐大典》;嘉靖三十六年遭灾后,體仁閣的使用情况不得而知。[2]明代大朝會或頒詔大禮,欽天監於文昭閣報時、雞唱:日出卯、照萬方、光四表。[3]洪武朝,相對武樓作為公主出嫁的典禮所在,文樓則作為皇帝大婚儀式、皇太子納妃儀、萬壽節賜宴的地方。康熙十八年三月(1679年),詔舉博學鴻儒143人於體仁閣[4],试诗比赋,取上等20人,二等30人,共同纂修《明史》。清朝各朝御容也曾收藏於體仁閣。乾隆年间重建之后,體仁閣兩廡作为内务府廣儲司六庫[5],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1]

1919年和1921年,古物陈列所先后进行了体仁阁、弘義閣的加固维修工程,但因所用支顶的木柱过细而遭承重梁压弯,1953年又进行翻修。[6]“2003~2005故宫古建筑修缮计划”中显示,体仁阁在2003年已被列为故宫博物院大修项目之一。体仁阁修缮工程启动后,中途停工。2006年,据工作人员透露,体仁阁的停工原因是,修缮人员在修缮中发现阁内一根主梁已糟朽不敷使用,乃决定更换,但该主梁为金丝楠木搭建,施工人员遍寻中国也未找到可替换的金丝楠木,体仁阁大修工程遂停工。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对此予以否认称:“停工主要是因为修缮方案需要更改!”[7]体仁阁大修工程完工后,作为文物库房使用。例如故宫博物院共收藏20件马车,其中残损者约15件,原存放在太和门的西府,“房子特别老旧,一脚踩进去,灰尘几厘米厚”,后因修理房屋,又被迁至东南角楼,2013年时则正存放在体仁阁。[8]

建筑

编辑

体仁阁高25米,位于崇基之上,分为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九间,进深三间,明间设有双扇板门,左右各三间安有一码三箭式直棂窗,两梢间、山墙以及后檐使用砖墙封护。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一层的屋檐上四周为平座,平座周围廊安装24根方形擎檐柱,以支承顶层的屋檐,柱间设有寻杖栏杆,在平座上可以凭栏远眺。二层楼七间,四面出廊,前檐装修斜格棂花槅扇28扇,梢间、山墙、后檐墙以木板做成封护墙,以减少下层的承重。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栱。檐角脊兽7个。[1]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体仁阁,故宫博物院,于2013-10-17查阅.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2. ^ 2.0 2.1 杨新成,北京故宫弘义阁体仁阁研究,中国文物信息网,2011-06-03.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3. ^ 大明會典卷之二百二十三,朝鮮使臣趙憲《朝天日紀》
  4. ^ 《元明清史》. [2014-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9). 
  5. ^ 《日下舊聞考卷十一》體仁閣、弘義閣兩廡為內府銀、皮、段、衣及瓷、茶六大庫,詳見官署門。
  6. ^ 于倬云,跋论-紫禁城建筑保护回顾与思考,载 于倬云主编,紫禁城建筑研究与保护, 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7. ^ 一亿元修不完美太和殿,新浪,2006年01月24日.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8. ^ 民进艺人“奉命”进宫 修复故宫文物须心存敬畏,腾讯网,2013-07-02.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