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崙鄉
二崙鄉(臺灣話:Jī-lūn-hiong;客家话:Ngi-lùn-hiông,詔安腔客拼:Ngi lun hiongˇ)位於臺灣雲林縣北端,北隔濁水溪西至東分別與彰化縣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為鄰,東鄰西螺鎮,南鄰虎尾鎮,西鄰崙背鄉。因早期入墾當地的居民主要來自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故詔安客家人為該鄉的主要族群之一。
二崙鄉 Erlun Township 舊稱:Groot Davolee[1]、大義崙社、大義; Cleen Davolee[2]/小義崙社、二崙仔、義崙 | |
---|---|
鄉 | |
坐标:23°47′N 120°24′E / 23.79°N 120.4°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省 | 臺灣省 |
上級區劃 | 雲林縣 |
下級區劃 | 18村255鄰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二崙鄉公所 (立法機關:二崙鄉民代表會) |
• 鄉長 | 鍾東榮(二崙鄉鄉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59.5625 平方公里(22.9972 平方英里) |
海拔 | 19 公尺(62 英尺) |
人口(2024年12月)(9,181戶) | |
• 總計 | 24,642人 |
• 排名 | 雲林縣的第10位 |
• 密度 | 414人/平方公里(1,072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649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9110 |
毗鄰 | 崙背鄉、虎尾鎮、西螺鎮;彰化縣竹塘鄉、大城鄉 |
網站 | http://www.ehlg.gov.tw/index.aspx |
由於水利設施較早建設之故,使其水田化程度高,稻米產量較大,是雲林縣重要的稻米產區。1970年代後則主要生產無籽西瓜、美濃瓜、西瓜、洋香瓜等水果,而在西螺果菜市場成立後,也使二崙鄉的蔬菜栽種興起,並帶動合作農場、蔬菜中盤商、網室工程與農藥行等相關行業的興起[3]。
歷史
编辑證之臺灣府志、諸羅縣志等文獻資料以及荷蘭統治台灣時期(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六二年前後統治臺灣三十八年)以及明鄭時期,均無漢人屯墾二崙地區的記載,故二崙地區的開拓應自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年)開始。
當時二崙有兩座小丘崙、北方有兩座稍大的丘崙即今之大義崙,東有平埔族群巴布薩族聚居的西螺社,西有貓兒干社(自今之本鄉大同村至崙背鄉豐榮村一帶)兩社,因為他們平日以狩獵為生,甚少從事農耕,所以夾在這兩社之間的二崙鄉一帶,是一片完全未經開墾的原始荒蕪之地。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聽歸來的人說:移民臺灣墾荒甚有前途。他當時只二十四歲,乃胸懷大志,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從貧瘠的官陂山區,攜帶扁擔、柴刀、鋤頭、十字鎬等農具及五穀種子和少量乾糧,乘破船孤舟,冒著濤天海浪,渡海來臺施展抱負,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以及西螺鎮各里、崙背鄉港尾等地開墾。此後,又有李姓先人來臺開拓油車、大義、港后、永定等各村,鍾姓先人開拓定安、永定村,楊姓先人開拓楊賢村。
人口
编辑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37,007 | — |
1986 | 35,833 | −3.2% |
1991 | 33,592 | −6.3% |
1996 | 32,876 | −2.1% |
2001 | 32,201 | −2.1% |
2006 | 30,908 | −4.0% |
2011 | 29,331 | −5.1% |
2016 | 27,518 | −6.2% |
2021 | 25,660 | −6.8%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根據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二崙鄉戶數約9.2千戶,人口約2.5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崙西村與義庄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988人與797人[4]。
政治
编辑歷屆鄉長
编辑民國 40 年實施地方自治之前,歷屆二崙鄉鄉長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廖貴登 | 35.1-37.11 | 台南縣政府派充 |
2 | 廖貴登 | 37.12-38.9 | 由二崙鄉民代表選任 |
3 | 廖浮 | 38.10-40.8 | 由二崙鄉民代表選任 |
自民國40年實施地方自治以來,經由人民普選產生之歷屆二崙鄉鄉長: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廖水 | 40.8-42.8 | |
2 | 廖水 | 42.8-45.8 | |
3 | 陳水扁 | 45.8-49.1 | |
4 | 廖世墾 | 49.1-53.3 | |
5 | 廖世墾 | 53.3-57.2 | |
6 | 廖青 | 57.3-62.3 | |
7 | 廖青 | 62.4-66.12 | |
8 | 曾清財 | 66.12-71.3 | |
9 | 曾清財 | 71.3-75.3 | |
10 | 李裕廷 | 75.3-79.3 | |
11 | 李裕廷 | 79.3-83.3 | |
12 | 鍾合郎 | 83.3-87.3 | |
13 | 廖學海 | 87.3-91.3 | |
14 | 廖學海 | 91.3-95.3 | |
15 | 廖朝魁 | 95.3-99-3 | |
16 | 廖朝魁 | 99.3-103.12 | |
17 | 鍾福助 | 103.12-107.12 | |
18 | 鍾福助 | 107.12-111.12 | |
19 | 鍾東榮 | 111.12- | 現任 |
鄉政組織
编辑二崙鄉公所是二崙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二崙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二崙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5]。
二崙鄉民代表會是二崙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二崙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二崙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五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6][7]。
行政區劃
编辑全鄉共分為18村,各村名稱如下:
- 三和村、大同村、大義村、田尾村、庄西村、來惠村、崙西村
- 港後村、楊賢村、大庄村、大華村、永定村、定安村、油車村
- 湳仔村、崙東村、義庄村、復興村
文化
编辑信仰
编辑- 二崙興國宮:創建於1748年,主祀關聖帝君
- 二崙國興宮:創建於1746年,主祀關聖帝君
- 頂茄塘定安宮:創建於1930年,主祀三山國王
- 永定后儀宮:創建於2003年,主祀天上聖母
- 大義崙天后宮:創建於1749年,主祀天上聖母
- 彌陀精舍
- 二崙紹興宮:創建於2022年,主祀天上聖母
- 二崙教會,位於二崙市區東北側,為二崙鄉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西螺教會分設,設立至今已有60年歷史。
語言
编辑二崙鄉居民使用語言以臺語為主,其中有一脈族群張廖姓使用詔安客語,相當特殊但目前會講詔安客語的人數已相當稀少,後世大都已福佬化[8]。
活動
编辑教育
编辑國民中學
编辑國民小學
编辑交通
编辑高速鐵路
编辑公路
编辑- 台19線:通過本鄉西側,行經本鄉的山子門至番社,與縣道154號共線。
- 縣道145號:本鄉東南邊界。
- 縣道154號:西起麥寮鄉六輕廠,經本鄉北側,東至林內鄉,全長共計43.564公里。
- 縣道154甲線:東北起西螺鎮埔心,經本鄉南側,西南至崙背鄉,全長共計10.1公里。
- 縣道156號:位於本鄉南側。
- 雲林生活圈一號道路(規劃中)[9]
公車資訊
编辑旅遊
编辑景點
编辑夜市
编辑二崙夜市: 每週三,六營業,二崙中山路、民生路一帶
特產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引用
- ^ 熱蘭遮城日誌-1640年Groot Davolee
- ^ 熱蘭遮城日誌-1640年Cleen Davolee
- ^ 施添福 2002,第117頁.
- ^ 人口統計-村里鄰人口數. 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組織架構. 雲林縣二崙鄉公所.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鄉民代表會-代表會簡介. 雲林縣二崙鄉公所.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2)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鄉民代表會-本屆代表. 雲林縣二崙鄉公所.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張廖源流之詔安客家文化及詔安客語. [200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雲林縣政府-新聞.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五章·二崙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 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 ISBN 957-01-1530-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