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侯王廟

22°19′58″N 114°11′15″E / 22.33268°N 114.18747°E / 22.33268; 114.18747

九龍城侯王廟
九龍城侯王廟外貌

九龍城侯王廟香港九龍侯王廟,位於黃大仙區[1]九龍城聯合道東頭村道交界,昔日白鶴山南麓。自1928年開始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於2014年獲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爲香港法定古蹟

建廟緣起

编辑

有關該廟的緣起,說法不一。晚清學者陳伯陶指該廟供奉的侯王爲南宋功臣楊亮節,並於1917年寫成一篇《侯王廟聖史碑記》,碑文載道:「考楊侯古廟所崇祀者乃宋末忠臣楊亮節,宋帝為元兵追逐至於海隅九龍駐蹕,後移師大嶼山駐節大澳,亮節侯護駕并禦元軍,旋楊侯嬰疾,然軍為旁午,仍運籌帷幄,求卻強敵,帶病奉公,不幸藥石無靈,薨逝九龍,葬於城西,歿後追封為王,其公忠體國名垂青史,士人為崇功報德,遂建廟奉祀,藉期庇蔭每於農曆六月六日侯王寶誕」。另一說法認爲侯王是一位曾爲宋帝昺治癒失眠症的楊姓村民。還有人認爲侯王是曾協助宋兵抗楊姓人家祖先。

雖然歷史上對侯王的出處未有定案,但一般認同第一種說法,即侯王爲楊亮節,是南宋的國舅,生前封「侯」,死後封「王」,所以叫「侯王」。據稱,南宗末代皇帝(宋帝昺)曾在楊亮節的襄助下南逃至九龍,楊護駕有功,世人敬其忠義,故建廟以紀念。

但是一般認為楊侯王並非楊亮節,而是土地之神,因為很多地方都有侯王廟,也不能說都是為了紀念楊亮節吧!例如米埔凹頭有侯王廟、大澳寶珠潭有侯王廟、東涌古城有侯王廟、石壁有侯王廟。

歷史

编辑

九龍城侯王廟早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為一座茅屋,以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現存的侯王廟則建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並曾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進行修繕。

2005年,九龍城侯王廟動用400萬港元進行大規模翻新[2],加建了詩詞坊、許願閣等新景點[3],並於2006年重新開放[4]

古蹟特色

编辑

侯王廟是三幢式建築設計,由正門進入是正殿,中央供奉侯王像;左面分別是羅漢堂、佛光堂及龍華堂。羅漢堂及佛光堂前有一個小庭院,庭院牆頭的石灣人物雕塑精美,色彩鮮明,與正殿前古色古香的亭子相連。善信要先經過亭子,才能入廟敬神。

歷史文物

编辑
 
「一筆鵝」摹刻

廟內保存了不少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的文物,包括多組置身於牆身的石灣浮雕、刻有「侯王座前」四字的鐵香爐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九龍司官員許文深所立、一筆寫成的“鵝”及“鶴”字石刻、多面匾額包括「至誠前知」木匾為同治光緒年間駐守九龍寨城廣東大鵬協副將賴鎮邊,即賴恩爵所送、「折洋鋤盜」為光緒十四年(1888年)大鵬協副將何長清等所送。道光二年(1822年)所立的《重修楊侯王宮碑記》,是九龍黃大仙區最古老的碑刻。

侯王廟所在地各為白鶴山,有「鶴嶺」之稱,有人將「鵝」「鶴」二字刻在廟後山巨石上,號稱別亭,即俗稱「一筆鵝」及「一筆鶴」。「鵝」字一筆寫成,是張壽仁,即張玉堂所書,對聯「古石書鵝摹逸少 名山駕鶴仰侯王」,題光緒十三年(1887年)羅浮山黃龍觀道人何罡祥、何罡乾勒石、東官黎慶書,可惜於日治時期被毀;而「鶴」字石刻於光緒十四年鳳山書。現時廟的右邊設有中式園林及方亭,方亭內的「一筆鵝」是1970年摹刻,廟後還有「一筆鶴」石刻。

交通

编辑
接駁交通列表
巴士
專線小巴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此廟雖叫"九龍城侯王廟",但實際地域仍屬黃大仙區範圍"H09"(最西南角位置)。
  2. ^ (繁體中文) 打造景點城寨侯王廟大翻新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4,2005年3月26日,《文匯報》,於2008年12月23日查閱
  3. ^ (繁體中文) 香港侯王廟獲的"新生" 安裝清煙環保化爐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4-24,2006年4月24日,《星島環球網》,於2008年12月23日查閱
  4. ^ (简体中文) 香港侯王庙复修完工开光 千名港人冒雨巡游庆祝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9,2006年5月22日,《新華網》,於2008年12月23日查閱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