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香港禮賓府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香港總督府跳轉過嚟)
香港禮賓府

香港禮賓府Government House)係香港政府接待來賓嘅場所,香港政府嘅一啲重要典禮亦响呢度舉行。禮賓府喺香港島中環半山上亞厘畢道,前身係總督府(俗稱港督府),為英國君主代表香港總督官邸香港主權移交後,就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嘅官邸。

1868年時嘅香港總督府
1891年後嘅香港總督府
正名

香港禮賓府前身係總督府,1851年起,到1855年起好。1891年响東面擴建新翼,即今日嘅宴會廳。1941年至1945年日佔期間,依然以禮賓府作為港日政府嘅總督府,喺港英期間嘅28個總督有25個住過呢度。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原來打算將港督府改名做特首府,作為新任特首嘅官邸,但據講由於擔心英國响府裏面留低間諜裝置,因此當時新任特首董建華拒絕以此為官邸。就此前港英嘅港督府命名出現問題。最初政府稱之為「前港督府」,後來經政府專家討論後,建議將建築物改名為「紫蘆」,取意自建築物上呈深紫啡色嘅屋頂。後來由於呢個名同香港一啲建築物撞名,加上社會普遍唔認同,令「紫蘆」呢個名最終冇被採用,而改叫「禮賓府」。

2005年董建華辭職,新任特首曾蔭權宣佈將以禮賓府作官邸,並使咗1450萬港元進行維修工程,包括改良電力、電訊網絡同埋影音系統,同埋起一個錦鯉魚池,以迎接曾蔭權嘅入住。2006年1月12號,曾蔭權同太太正式搬入禮賓府居住,1月16號起,行政長官同行政長官辦公室政府總部搬去禮賓府辦公,回復殖民地時期嘅安排。特首入住後,「禮賓府」呢個名維持不變。

建築

[編輯]
禮賓府嘅日式屋頂
石獅像
禮賓府飯廳

香港禮賓府屬英國喬治時代建築,具有濃厚嘅殖民地風格,响英式建築上引入咗適合亞熱帶地區嘅大型窗戶同陽台。响落成後歷任香港管治者一直有對個建築進行加建同修改,並對原建築多作改動,其中規模最大嘅一次係喺日佔期間由日本工程師藤村正一喺中央加建一座塔樓,屋頂亦由歐洲式改為日本式。

前任特首曾蔭權宣佈將以禮賓府為官邸後,呢座建築物再一次進行修建,其中包括加建一個小魚池以飼養曾蔭權心愛嘅錦鯉

香港禮賓府現時係香港嘅法定古蹟

活動

[編輯]
香港禮賓府每年定期開放畀市民參觀

香港禮賓府除咗做香港特首嘅官邸外,重係特區政府官式接見國家元首、外國政要、重要來賓嘅場所。特區政府嘅一啲重要儀式亦响禮賓府裏面舉行,例如每年嘅授勳儀式、香港運動員出戰奧運會嘅授旗儀式等。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同迪士尼公司正式宣佈起香港迪士尼樂園嘅發佈會亦喺府度舉行。

响20世紀90年代中,禮賓府開始接受其他組織機構借用嘅申請,其中最早嘅係由香港電台喺當時港督府裏面舉行音樂會。而家禮賓府每月都會預留三個禮拜五畀慈善、非牟利同公共團體申請借用,舉辦對公眾有益嘅活動,而呢啲活動必須要符合禮賓府嘅獨特地位。

香港禮賓府喺20世紀90年代開始舉行開放日,最初每年一次,家下已增至每年六次,其中一次喺三、四月間府內杜鵑花盛開時舉行。不過唔係成個禮賓府都開放。開放日嘅門券收益多數會捐款做慈善用途。

此外,禮賓府係香港常見嘅遊行示威地點,尤其係過去作為港督府時,好多遊行示威活動都會以港督府為終點站。一般來講遊行隊伍由中環天星碼頭皇后像廣場起步,到港督府嘅下亞厘畢道嘅側門止,並且响呢度發表聲明,而警方就派人喺度接收示威人士嘅請願信。但係响前任特首董建華執政期間,由於佢唔係住禮賓府,因此遊行隊伍多數改以中環政府總部做終點站。

六七暴動期間,左派曾經响港督府周圍示威,並响府外貼好多大字報、高叫反對港英政權嘅口號,係呢個年代香港人最鮮明嘅集體回憶之一。

傳說

[編輯]
禮賓府客廳
禮賓府宴會廳

關於禮賓府嘅建築民間一直有各種嘅傳說,其中最著名嘅係指禮賓府有一條秘密嘅地下通道可連接中環嘅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部同金鐘嘅添馬艦海軍基地(家下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大廈)。事實上呢個係一條二戰時用作防空嘅地道,响1940年11月起,通往當時嘅布政司署,長度比傳言中嘅短。通道嘅入口原設計喺禮賓府嘅花園,但當時嘅港督羅富國對呢個設計唔滿意,就將地道入口改响地牢嘅一個儲物室內。

另一個著名嘅傳說指,20世紀80至90年代過渡期間,中英兩國曾進行一次風水鬥法,中方喺中環起呈尖角狀嘅香港中銀大廈,其中一個角尖正對住港督府。港督府就此請風水專家睇風水,最後決定响港督府花園面向中國銀行大廈嘅方向種上柳樹擋剎。此外亦有傳說指當年起港督府嗰時曾經有風水高人指點,揀咗喺背靠山脈面向海港嘅現址起。曾蔭權上任後,起錦鯉魚池亦被指係化解中銀大廈嘅剎氣。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