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人間夏月來

作者:方靜
蓮花
透過心靈之眼觀察,才足以看見事物的本質。(王嘉益/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28
【字號】    
   標籤: tags: , ,

「一程春色盡,人間夏月來」,一向對火傘高張、揮汗如雨的季節避之惟恐不及;然而,物換星移、時序流轉,任誰也無法阻攔。在「穀雨」之後,「立夏」降臨了!

意興闌珊卻又無計可施,只能靜下心來看看詩人如何度過夏日時光?才發現他們情感細膩、觀察入微,為夏天寫下許多動人的篇章。試著抄錄印象深刻的幾首:

其一《阮郎歸.初夏》宋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採用從反面落筆的手法,用一幅幅無聲的圖畫來展現初夏時節大自然的蓬勃生機,詞句淡雅清新又富於生活情趣。

其二《小池》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清新可喜,一切是那樣的細緻、柔和又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字字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真切感人。

其三《山亭夏日》唐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和滿架薔薇,構成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畫卷。特別是不見薔薇已知薔薇盛開,生動極了!

 

放下詩詞歇息,不禁讚嘆文人雅士的別具慧眼、才華橫溢,他們在流金鑠石、熱氣騰騰的夏日裡,享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閒情逸致。原來,凡夫俗子不是被外境干擾,而是因內心紛亂,白白辜負了「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的良辰美景。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我們能掌握的是自己如何去定義事物。肉眼看到的是一粒種子,心靈之眼看到的卻是一棵植物的生命;肉眼見到月亮盈虧,但真正的月亮從不曾有缺損。透過心靈之眼觀察,才足以看見事物的本質。

季節變化,各有巧妙,能夠心領神會、悠閑自在,便深深瞭解到「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的意涵。不為表象所困惑,因此,無論是姹紫嫣红、荷葉翩翩,還是落木蕭蕭、朔風凜冽,都能夠讓人逸興遄飛、自得其樂。@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賀說:「天帝又建凝虛殿,派我們編纂大型樂章。現在我是神仙中人,很快樂,希望夫人不要為我惦念不已。」
  • 餘杭有一乞丐,破衣爛履,卻神氣清奕,嘗攜紙筆,沿街賣詩......
  • 立夏為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稱「立夏節」。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今年的立夏是在5月6日03:52開始。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云:「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 〈羅嗊曲〉可能是方言。方以智在《通雅•樂曲》中解釋說:「羅嗊猶來羅」。「來羅」,有盼望遠行的人回來之意。所以當采春唱起此曲時,「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 隨王迎夏, 南郊旌旗車馬, 祈豐收。
  • 奇美博物館正在舉辦荷蘭藝術家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凝視日常》特展,在電子、器械圖像充斥的今天,哈勒曼特手繪的靜物、教堂室內畫給人格外寧靜的感受。正是在17世紀的荷蘭,這個古稱尼德蘭或低地國的地區,靜物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繪畫類型,本文藉著回顧歷史,一窺荷蘭靜物畫的世界。
  • 立夏時節,天氣變熱,對許多植物來說將進入開花結果的生長旺季;對人體來說,夏季養生「美顏色」正是時候。民俗中有哪些相關食俗呢?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人們需要了解古老的故事,神韻用音樂和舞蹈來講述歷史,非常美妙。」來自美國中部的小說家、詩人Brian Pals讚許道。
  • 歷朝歷代的中華古人對於節氣相當重視,相應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隱含養生觀念與作法,展現民俗養生的內涵。關於立夏的食補、禁忌和養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