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雲林報導)位於雲林西螺的阿財湯圓,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是黃家父女一代又一代堅守的傳統事業。黃筱澐是這家傳統湯圓店的第二代,從小跟隨父親在廚房裡忙碌,聞著濃濃的米香長大。她說:「爸爸常說,做人要純粹,做湯圓也一樣。」這句話成了她一路以來的堅持。
傳承五十年的家族味道
接續父親的作法,黃筱澐堅持選用濁水米製作湯圓,從浸泡米、磨成漿到手工製作,每個步驟都用心堅持。傳統的純米湯圓,以其細膩的米香和彈韌的口感著稱,深受在地人的喜愛。這樣的做法,既繁瑣又耗時,但黃家人從不為節省成本而妥協。
傳統湯圓的純粹堅持
如今市面上的湯圓多數由糯米粉製成,為了延長保存期,還會加入修飾澱粉等添加物。然而,這樣的湯圓不僅口感偏硬,放置過久甚至會失去原本的形狀與風味。黃筱澐卻選擇繼承父親的手工工法,從濁水米開始,經過三小時的浸泡、磨漿,再製成粿餡,製作出真正有米香的純米湯圓。
她說:「純米湯圓煮熟後,即使隔天再加熱,還是保持原來的Q彈,這是粉製湯圓永遠無法達到的。」即便傳統手工製作的成本高、耗時長,她始終相信,這份純粹的味道值得每一分努力。
冬夏分明 湯圓也有季節性
黃筱澐提到:「我們的湯圓有冬天版和夏天版,這是因應不同季節的需求而設計的。」這樣的用心,讓阿財湯圓在傳統之外,更展現了科學與創新的結合。
夏季湯圓的特性在於「軟中帶韌」。因為夏天主要是搭配剉冰或冷飲食用,湯圓的軟度必須適中,且遇冷後不會變硬。然而,這種湯圓若用來煮熱湯,可能會因受熱過久而過於軟爛,影響口感。
冬季的湯圓則專為熱食設計。黃筱澐說:「冬天的湯圓需要在高溫中維持Q彈,不會因長時間受熱而軟爛。」這樣的特性讓湯圓在冬季熱湯中仍能保有理想的口感。
這項冬、夏湯圓的差異,最早是黃筱澐從父親的製作經驗中學到的。「爸爸早年就開始研究不同氣候下湯圓的性質,我則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如今,她將這些技術融入產品中,並向顧客解釋這其中的巧妙區別。
探索創新 讓湯圓走進年輕人世界
儘管阿財湯圓深受老顧客的喜愛,大學選讀餐旅系的黃筱澐意識到,想要延續這份事業,必須吸引年輕一代的注意。「現在的年輕人不只追求美味,還希望食物有趣、有故事。」於是,她開始結合當地食材,推出多款創新口味的湯圓,包括金沙起司湯圓、醬燒松阪豬湯圓和藥膳麻辣湯圓。
這些創新口味成功打入市場,不僅成為餐桌上的新選擇,還能作為火鍋料使用,讓湯圓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甜食印象。黃筱澐提到:「我們與雲林的養蝦、醬油、麻油業者合作,把在地的特色食材融入湯圓,希望讓更多人發現,湯圓也可以很高級。」
團購模式 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湯圓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口味上,黃筱澐還以團購方式推廣產品,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族群。她觀察到,現在的消費者更習慣在網路上購物,透過團購不僅能降低運費,還能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
為了迎合小家庭與單身族的需求,她特別推出五顆裝的小包裝湯圓,不僅方便保存,也符合現代「少食化」的趨勢。她說:「很多北部的顧客都反映,傳統大包裝的湯圓吃不完,這樣的小包裝更符合他們的生活方式。」透過團購的推廣,阿財湯圓的創新口味逐漸走紅,成功在年輕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技術突破 傳統工藝的新里程碑
純米湯圓製作過程繁瑣且保存不易,是許多同行不敢挑戰的原因。黃筱澐憑藉多年的經驗,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改良製作工藝。她花了好幾年時間,解決了純米湯圓容易龜裂的問題,讓產品能夠保存更長時間,同時保有彈韌的口感。
不僅是湯圓,她還在傳統粉粿製作上取得突破,成功研發出不加防腐劑卻能保存十天的粉粿。她解釋道:「粉粿的關鍵在於澱粉熟化的時間與溫度,只要掌握得當,就能延長保存期。」這款頂級粉粿在台北市場賣到一盒100多元,深受消費者喜愛。
創新與傳承的平衡
對黃筱澐而言,傳統與創新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她希望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讓湯圓成為更有故事性、更具競爭力的商品。「湯圓有無窮的可能性,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找到屬於它的市場。」
她透露,未來計劃開發更多適合現代人的湯圓品項,例如即食火鍋湯圓、適合冷凍保存的小包裝湯圓等,讓湯圓不再只是特定節日的食品,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她也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碗湯圓 承載的不只是美味
阿財湯圓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歷程,更是一代人對家鄉味道的守護。黃筱澐以「做事如做人」的精神,堅持純米湯圓的製作工藝,同時透過創新讓湯圓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她用行動證明,傳統的價值不會隨時間消逝,只要加以創新,就能煥發新的光彩。
每一顆湯圓,都是一份心意;每一碗湯圓,都是一段感人的傳承故事。當我們舀起一碗湯圓,品味的不只是那濃郁的米香,還有背後那份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傳統的敬意。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