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目的地攻略 > 中国 > 湖南 > 娄底 > 娄底旅游指南 > 娄底介绍 旅游攻略推荐
娄底旅游Loudi
 | 

欢迎您访问娄底!

想去0

去过0

娄底介绍

http://loudi.cncn.com  2008-12-10  娄底旅游网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原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娄底地区,设立地级娄底市,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和双峰、新化二县,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人口400万,是湘中交通枢纽、湖南工业重镇、国家森林城市。

 娄底境内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西南部属湘西山地区,山势雄厚,峻岭驰骋;东部涟源市的中、东部,娄星区、双峰县属湘中丘陵区,地势逐渐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岗延绵,平地宽敞。境内山脉纵横,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数百座。西部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脉有天龙山、桐凤山、奉家山、古台山、凤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内的祖师岭等;东南部有座落在双峰县的九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双峰、衡阳两县的天然分界线;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向涟源伸入,西起白竹山,东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峦重叠,最高峰寨子山为涟源与宁乡的天然界山;中部龙山山脉横亘,主要山峰有龙山、石坪山、杨材山、仙女寨等,弯曲连绵40余公里。全区平均海拔170米, 最高点是新化九龙池,海拔1622米;最低点是双峰的江口峡谷,海拔64米,两点相差1558米。

  在娄底境内,群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间,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东部涟水,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观音山,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境内全长85.85公里,沿途纳孙水、湄江、 测水等1-4级支流89条,控制流域面积3906平方公里。 西部资水,由南向北,流经冷水江、新化。经安化柘溪,过益阳注入洞庭湖,贯穿境内西半部,区内流程112 公里,有1-4级支流100条,控制流域面积3985平方公里。区内各河流水质较好,PH值在正常范围内,离子总量不高,中等矿化度,适合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之用。全区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总量113.95亿立方米,且西部山区多于东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资源38.87亿立方米。外来水资源丰富,共有133.42 亿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东部入境水虽不多,但利用较好。地下水年平均为21.6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平均达21.35亿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东、 南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14. 26万千瓦。目前具备人工养殖的水面18万亩。

  娄底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气温16-17.3℃。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小时, 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268天。由于雨水偏多,土壤湿重,多为红壤,其次还有黄壤、黄褐土等。土地资源优势在于海拔低,土质好,丘岗河谷平地分布比较集中,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城镇建设;山地面积大,宜于林业发展。 


 
  从娄底市往西南行83公里,便到了冷水江市。市郊同兴乡有一巨型溶洞波月洞,洞内有27个厅,全长5.4公里,游览面积4万平方米。洞内各色钏乳千姿百态,令游人叹为观止,电视剧《西游记》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仅次于娄底市郊的水府庙景区,有45平方公里的水面,水面上有34个小岛,游人可泛舟其中,或进行其它诸如龙舟竟渡、摩托艇等水上体育活动,湖畔的陶龛学校和天籁岩也可供游人参观。

  娄底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已探明可供开采 的矿藏达4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锑矿储量居世界之冠,煤炭储量居全省第二,石膏、石 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在湖南及至全国名列前茅。

  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胜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 衢。湘黔、娄邵铁路在这时交汇。207国道、320国道与即将兴建的洛(阳)湛(江)铁路、上 (海)瑞(丽)、潭(湘潭)邵(邵阳)高速公路,贯穿娄底,使娄底成为我国湘中主要的交通枢 纽和物质集散地。

  娄底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九十年代以来,娄底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力、机械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正由传统型向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近年来,娄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日产20万 吨的娄底二水厂、50万伏超高压变电站、第二煤氯源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修建了娄涟高等级公 路,开通了15万门程控电话,建立了与全球联网的娄镀信息港。娄镀市作为全国森林城,市政布 局日趋合理,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 业全面发展。

  娄底市所辖的一区二市二县是从原邵阳市划分出来的,在此之前,它们的建制和隶属也一直随历史的风雨而反复变化。特别是新化县,其建制过程更为复杂曲折,颇具传奇色彩。

  娄底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盘古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先民们与黄河流域的华夏和东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最后失败了,大部分被迫向南迁徙,现今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很多是这一带移民的后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汉以来不断大量南移的中原汉人(特别是江西人)融合、同化,从而形成今天娄底市汉族人占99.9%的民族格局。


  娄底在夏商周时为荆州一隅,战国时属楚的范围。秦统一中国后,娄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秦的国土,隶属长沙郡,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饶有兴味的是,境内是两种行政管理状态并存,即在东南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为秦所归化,而在西北一带,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断发纹身,耕田有邑”,水行山处,不服王化,人称“梅山蛮”。其基层组织与秦的亭、里、什大不相同,称为峒。相传有十峒,为首者称“左甲首领”、“右甲首领”或“峒长”、“峒主”。峒民有扶、苏、向、兰、青、赵、卜以及为逃避战祸迁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陈、邹、刘、罗等姓,他们不为秦的行政所属,俨然独立王国。并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过程中,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对梅山地区采取封锁政策,实行封边禁垦,不准汉、峒互通往来,一方面频繁兴兵征讨。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宁太宗派兵围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次年又调兵镇压,俘斩峒民两万。但是,“梅山蛮”奋起反击,从未屈服过。宋仁宗开始对“梅山蛮”采取怀柔政策。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潭州知府刘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抚峒民400余人。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 益阳知县张颉向朝廷建议经营开拓梅山,取消不准峒民耕种与益阳接界之地的禁约。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湖南转运副使范子奇奏请朝廷,对“梅山蛮”“宜臣属而郡县之”。蔡煜继为湖南转运副使后,又奏请朝廷,主张对“梅山蛮”“使为士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宋神宗采纳臣下意见,派专使进山言和。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户,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亩,并在梅山设上、下两邑。上邑为“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为“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属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

  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娄底市),从此,娄底崛起湘中,辐射三湘,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