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也称风热感冒型,是一种由外感风热邪气引起,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和、清肃功能失常的疾病。此疾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发生,天气温暖之时外感邪气引发风热邪气。肺卫不和,宣肃不利是风热感冒的主要病机。此病是否发病与邪气的轻重以及自身的卫气强弱有关。弱体质者易得此病。
风热感冒的病程一般为3~7天,对症治疗后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病情严重、恶化则可能导致诱发宿疾或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在治疗后应注意避免再次受风,注重增强体质,防止病情反复。
- 中医病名
- 风热感冒
- 就诊科室
- 呼吸内科、发热门诊
- 多发群体
- 无特定高危人群,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
- 常见发病部位
- 肺部
- 常见病因
- 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和、清肃功能失常
- 常见症状
- 发热、咽干口燥、流黄涕、咳痰黄色粘稠、头痛
- 传染性
- 有
- 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
- 是否遗传
- 否
风热感冒是因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和、清肃功能失常所致的疾病。
风热感冒的主要病机是肺卫不和,宣肃不利。
人体在感受外来邪气之后是否发病,既同邪气的轻重有关,还与自身的卫气强弱有关。人体本身体质较弱,卫气功能低下,不能很好的固护体表,饮食起居等如有疏忽,导致感受外来的风热之邪,即可致病。
风热感冒主要是风热犯表证。
风热犯表证主要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宣肃所致。
风热之邪侵袭肺部,伤及肺卫,风热之邪困于肌肤表层,表现为体表发热同时微恶风寒;
肺脏失去原有的清肃功能,而导致气机上逆,临床表现为咳嗽;
肺脏开窍于鼻,肺气失宣,表现为鼻塞流涕;
风热之邪可熏灼津液,炼液为痰,咯黄痰粘稠;
风热之邪上犯头部及咽部,灼伤津液,则表现为头痛、口干咽燥;
外感风热之邪还可表现为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如有发热、咽干、流黄涕、咳黄痰、头痛等症状时可以就诊呼吸内科,如发热明显,超过37.5℃,可就诊发热门诊。
风热感冒实为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应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如是否在感热出汗后着凉等,结合季节特点,如春季多发,可初步判断患者为外感风邪,其中当以患者表现的发热、微恶风寒等风热表证,及咳嗽,咯痰黄稠等风热袭肺为辨证要点。
- 望:观察患者面色,如发热较高,可有面色红赤之象,头痛较重时可有痛苦样表情,一般患感冒后患者多表现为精神不佳,舌象可表现为舌尖红苔薄黄。
- 闻:辨别患者是否咳嗽,喉中是否有痰鸣音,如有鼻塞,鼻音表现明显,热象较明显时可能表现有嗓音沙哑等,风热咳嗽之声音多急促而洪亮。
- 问: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汗出后后受风等病史及具体症状、包括中医十问歌之内容。
- 切:切脉可表现为脉浮数。
临床上风热感冒常同风温初起有些许症状相似之处,需要注意鉴别诊断。但风温病起病急,发热,但常表现为反复高热伴寒战,出汗后发热可暂缓,但脉象仍浮数,头痛较剧烈,严重者甚至惊厥、神志昏迷等,病程长,预后差。风热感冒病势较轻,发热一般高热不多见,有部分患者可没有发热症状,服用相关解表药后可汗出热退,疾病不向内传变,病程短,预后好。
风热感冒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达邪、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主要是风热犯表证,治法为辛凉解表。
- 方剂治疗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方中以银花、连翘为君,这两味药可以芳香清解,既能辛凉透邪清热,又可以芳香辟秽解毒。荆芥穗及豆豉为辛温之剂,可助君药开皮毛,以助祛邪,薄荷、牛蒡子为辛凉之剂,可疏散风热、清利咽喉,此四味药共同为臣药。桔梗可宣肺利咽,甘草能清热解毒,这两味药相配伍有利咽止痛的功效。竹叶能清泄上焦以除烦,苇根清肺生津以止渴,俱为佐药。以上几味药共同作用,可疏风透表、清热解毒。
- 针灸疗法
- 刺络拔罐法
风热感冒病程较短,预后好,当也应注意增强体质、汗出避风等,防止病情反复。
转归预后
- 治愈性
风热感冒病程短,一般为3~7天,在经过辛凉解表的对症治疗后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严重性
一旦确诊患上风热感冒,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治疗不及时导致风热之邪由表传里,化热入里,甚至可能诱发宿疾或合并其他疾病,导致病情严重、恶化,难以根治,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健康。
- 复发
一般的风热感冒在患病后,经对症积极治疗后可治愈,但在服药后常有汗出,如不注意避风,可诱发病情反复复发。
该病预防是关键,简单介绍几种生活中的小细节,有助于轻松预防。
- 通: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动:每天晨起后,适当慢跑一刻钟,做早操,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参考来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