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仅是大渡河流过安顺场。
在这个渡口,应该说有一条十字流河,既大渡河东西流过,而南岸有松林河河水、北岸有南垭河河水在此注入大渡河,所以,大渡河突如其来涨水此地人已经多见不怪。安顺场虽然是个大渡口,但也只是对附近的几个小渡口相对而言。今天的安顺场是个一派繁华热闹集镇。但无论在一九三五年还是在一八六三年的五月,这儿都是个交通闭塞极不发达的偏僻小山村。仅有百余户人家,除了奔腾的大渡河显示出一股朝气,古街老宅上死气沉沉。除了“土司”和几户乡绅以外,乡民们的生活极度贫困。
顺着这条小路既可到达安顺村,登上营盘山
在安顺场,我走访当地的老乡,我听到这样的故事:石达开及他的太平军之所以被完全消灭,并非完全缘于大渡河的涨水,而是被清军和土司困死、饿死于营盘山上。石达开在强渡大渡河失败后,便更改主意,打算放弃北渡大渡河,而东渡松林河以求一条生路,这样,隐入东山之中,伺机东山在起。书载,石达开曾于五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两次大规模进攻松林河,皆未成功,于六月一日至三日晚又两次设计偷渡松林河、但也均告失败。在清人薛福成《书剧寇石达开就擒事》有如下文字:六月三日夜,石达开攻渡松林河,“每数十人乘一筏”,“悉随惊湍飘没,浮尸如群骜蔽流而下”。(见《庸庵文续编》卷下*)不得已,六月五日,石达开射书与河对岸王应元,忍辱求其让路。不充之后又硬着头皮去拜见“松林土司王应元”并以良马两匹、白金千两相赠,请允许采购粮食皆被拒绝。为解决粮食问题。从一八六三年四月中旬石达开入川以来,行军近一月才到达紫打地,当时真正兵疲粮绝。他们原来设想,“军到即克(松林)小河,直据松林土署,珍奇米粟,俱为我有,用以犒军”(《翼王石达开□江被困死难纪实》)。然而事与愿违,河不得渡,粮亦告罄,据《越西厅全志》述:石达开在“无所得食”的情况下,遂“出队山村各处买粮”。但土司王应元早已“令乡村各寨坚壁清野”,因而一无所获。更有记载由于当地百姓听信传言:在石达开到来之前,百姓皆逃过松林小河或过大渡河,往清溪县地界(即今汉源县)避难居住。。所以石达开并非是面对强大的“政府军”显得力不从心,就是对乡团一类的地方土司千户武装力量也表现出了束手无策。军中没有粮草,这位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将领一下变得英雄气短了。
于是,石达开只能率数万残部囿于营盘山上与松林河土司府对峙相望,坐以待毙。
静春与安顺场船工的后代站在大渡河的石滩上眺望松林河傍的营盘山
我到安顺场的时候,虽是四月中旬,但没有看到松林河水沛时的景象。不过,南北走向的松林河河床的确很宽,一股般涓涓细流汩汩从累累卵石淌过,应该说很轻松便可以踩着这些光滑的石头走到对岸,然后去看看那个很有特色的土司府。据说,松林河在此地原设有一悬桥,可是当石达开大军到来之前,彝族土司为防石达开攻府而将此桥拆毁,这样,松林河就变成了土司府的护城河,而隔断东西。应该说,石达开的名子成就了安顺场,并非是清廷强龙,而应该是土司这条地头蛇。
在安顺场,除了听到有关对红军的赞誉之外,便是对石达开的褒贬不一。
我听安顺老人讲有关“营盘山传奇”,他是见过当年红军的老人
我登上营盘山,遇到一位种地的老乡,他便对我说:当年石达开的太平军那象毛主席领导的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太平军抢粮抢钱,搜刮了不少金银财宝,最后下山投降的时候,便把这些宝贝都埋起来了,听说就藏在了这座山上。对于“宝藏”一事,改革开放以后,我听到的故事太多太多,所以对石达开藏宝一事,调不起我的兴趣。我只是问,当年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时,毛主席真的带人登上营盘山来看冀王石达开的兵营遗迹吗?这位山老乡便迟疑了,他摸着头说,“这你得问村里的老人去,他们知道。”
其实,我正是访问过安顺场的老人才特意登上营盘山。
老人告诉我:当年在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时,除了朱德率领一班武将指挥红军做战以外,毛主席却带着一群文臣登上了营盘山,在山上遇见了一个前清的秀才,经过他的指点,才让毛主席有了“抢夺泸定桥”的英明决策,而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我相信毛泽东到达安顺场,他一定同警卫员来到过大渡河渡口。因为毛泽东写过一部名著《实践论》,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指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所以,对于大渡河理性认识是石达开及他率领的万余太平军被清军消灭在此,那么感性认识呢,大渡河究竟是什么样的天险?他能不亲到河边体会吗?从湘江、从湖南、从韶山冲的那个水塘走出来的这位革命领袖,在红军到达大渡河前已经经历了很多大江大河,但当他来到了大渡河边,大渡河的流水气势磅礴、鸣声震耳。激流漩涡,滔滔滚滚,用手试水,彻骨之寒。一定让他体会到架浮桥、或泅渡似乎都不可能,只能靠摆渡过河。但渡船早被敌人清理干净。后来得知杨得志红一团因出其不意扑到了安顺场的渡口,缴获了一只渡舟。而且,十七名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精神强渡过了大渡河,并且又找到二只船,但仅靠这三只渡舟把中央红军数万人短时间渡过河去,谈何容易!所以虽然在安顺场强渡成功,但毛泽东并不乐观,他明白形势非常严峻。 如何寻找到更快捷的渡河之策,不能不让毛泽东绞尽脑汁去思索这个问题。
二十六日,安顺场的渡口红军在有条不紊地等待渡河,可以说组织的非常好。但当毛泽东看到载运红军战士的三只木船颠簸在惊涛骇浪上,宛如三片树叶浮浮沉沉,他不由邹起了眉头。
二十六日,安顺场红旗飘扬,呈现出军民一家亲的景象。红军没到时,国民党已用飞机广散传单,说红军是比太平军还凶恶的“赤匪”;不但共产共妻,还吃人心小孩------但是,当老乡亲眼见到了红军。就不再相信这些谣言。这些红军战士不但有着严格的纪律性,而且帮着老乡干活,让驻地的老乡感到这是支不扰民、不害民的穷苦人军队。
二十六日,安顺场街上,红军宣传队在刷标语、贴口号,并且,宣传队的女战士还用文艺形式向民众宣传共产党的宗和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意义及扩红的鼓动,一位女战士声情并茂地唱着从江西苏区带来的动人歌曲:《十送红军》,充满了红色气氛。
二十六日,毛泽东得到情报、敌军正在快速驰往安顺场和泸淀桥,蒋介石闻知红军已经强渡过大渡河,真如一盆凉水兜头泼在了蒋公头上,他的要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预言被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无情地戳了一个洞。他怎么能不气急败坏,他一边狠狠骂着守河的川军“娘希匹”,一边急令中央军从几路围住大渡河边的中央红军,他得知红军只有三条渡船在安顺场摆渡,不禁感到“将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还是很有可能的。”因为石达开当年也曾有一部分人马渡过了河,可最终还是被追上来的清军困在了大渡河,石达开不得不引颈向刃。大渡河这盘棋,对蒋介石来说,输了,不过是又丢一子儿,但对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来说,真的是只有一个眼一口气。
二十六日,毛泽东带领着长征途中的中央机关一些人登上了营盘山。小道傍边,孤坟荒冢,满目凄凉。一路上这些跟着毛主席走的中央机关的人也都默默无言、各自心事忡忡的样子。他们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精英,他们毕竟都是读过大书的人、可以称得上学识渊博。对于石达开的悲剧他们怎么会无动于衷。他们更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把他们领到营盘山上来。登上这座小山包,回眸一望,松林河、大渡河及土司府都可以说一览无遗。群山环抱的安顺场除了大渡河水的咆哮,此时,应该说非常寂静。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革命胜利成功,有人归于五要素:组织严秘、纪律严格、宣传到位、情报准确和群众路线。
毛主席长征时在安顺场的驻地,据说,当时这是安顺场的一所好房子
“主席,前面有人。”一个警卫战士端着枪警觉地说。然后要持枪上前,毛泽东制止住了他,然后,毛泽东打量着面前的这个人。这是一个古稀老人,穿了一件皂袍,发髻雪白,坐在一块青石上,他的傍边立着一个手持长幡的年青人。这位老者正闭着眼晴打坐。颇有仙风道骨之意。
毛泽东轻轻走到他跟前,礼貌一揖,语调和缓:“老先生,请问这山上都是些什么人的坟哪,这么多?”
老人并未睁目,简短回答“太平军。”
“我们从马鞍山下来,一路上也看到了很多坟,都是太平军的吗?”
“是的,都是翼王部下,他们在这儿死了一万多人呢!”
这时站在傍边的年青人说,“洗马姑、大树堡那里坟也很多,光大树堡就杀了两千人呢!到现在,夜深了,还能听见这些冤魂们在哭哩!”
“唔,有这回事。”毛泽东笑了笑。
“真的,我不骗你们,特别是刮风下雨的夜里,他们一边哭,一边还叫: ‘报仇呵!报仇呵!’我爷爷就听到过的,是不是?爷爷。”毛泽东垂下头来,没有讲话。 那个少年问:“你是谁呢?”
“我是毛泽东。”老人睁开了眼。他看见一个衣服打着补丁,头发浓黑茂密的槐梧中年人。“你是毛泽东?”毛泽东走近了他,“对,老人家,我是毛泽东。”老人上下左右打量着这位统帅这支人马的头领。这些中央机关的领导人有些奇怪。毛泽东却心中明白,他幽默地说:“老人家,我不是青面獠牙的人吧,我们这些人也不象是吃人心的魔鬼吧。”毛泽东这么一说,这些人才恍然大悟。都哈哈笑了起来。
“听说了,你们红军比白军要好。白军为防你们来,打算连安顺场的房子都烧掉呢。”
毛泽东这时掏出了纸烟,递给老人一支。但老人推辞了,而是端起了一个水烟锅。点着火后,咕噜咕噜吸起来。毛泽东也点燃一支烟,警卫员搬过一块石头,毛主席坐在上面。随后,这些中央的领导人也都席地而坐。
毛泽东问“老人家,你带着孙子在这儿做什么呢?”
老人家说:“你没看见我的孙子打着经幡,我在这儿给翼王招魂。七十二年前的今天,我见过翼王石达开。”
“啊!”所有的人都惊呆住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当时中央领导人问:“石达开什么样?”
这些帮助红军渡河的老船工更值得让人尊敬和记念
老人看了看毛泽东说“没有你们的毛主席那么高。可穿的却比你们这些人都风光,那袍子上描花绣凤,挺威武的一个人。”这些中央领导人看看毛泽东,又相互看看,发出会意一笑。“咳,”老人叹了一口气,他指着身边的那个年青人说:“那会儿,我还没我这个孙子大呢,但是记事情了,我是跟我父亲去见的翼王,我父亲是个私孰先生。他告诉石达开,这安顺场又叫紫打地,属越西西路河道七个集场之一。这七场是:紫打地、喜乐、洗马姑、腊尔坝、积玉、海尔挖、田湾,清王朝时,封给了松林地土司王应元管辖。对他说,任何来侵犯此地的贼寇都要杀无赦。所以你们太平军不可久留此地。应该往上游泸定走,从泸定铁桥而过大渡河,别看土司能毁松林河吊桥,可谁敢胆大包天去毁沪定铁索桥,那是康熙爷御批的桥啊。可是翼王石达开却说,从安顺场往泸定桥走有三百多里路呢。而且都是深山小路,我们又人生地疏,几日之内焉可到达?”老人喘了一口气,“我父亲说:那也总比困死在这儿强。希望翼王不做闯王,让人甲申年祭。谁料石达开竟说:看来你只是个读书人,不是个带兵人,我石达开又称石敢当,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拜候,今年也就三十二岁耳,焉能败在这小小的安顺场?我父见话不投机,只好告辞。路上他对我说,虽然这石达开一表人材,但太刚愎自用。非得困死在安顺场。果然,石达开不是全军战死,而是全军饿死,3万多人全部困死在这个营盘山上。”
“老人家,不是说石达开当时有个小儿子刚好满月,他便在安顺场大宴全军三天。结果三天之后,河水突然暴涨,后面追兵也上来了,于是,太平军才血染大渡河吗。”这伙红军中的其中一个人说。
老人看了他一眼,“没有的事情,那是瞎说,清军知道太平军英勇善战,更何况困兽犹斗,所以是围而不攻,采取困策,最后太平军弹尽粮绝,才全军覆没。石达开的部队是饿死的,几万人大宴三天得多少吃食。当时别说在安顺场,就是进了县城也寻找不到这些酒啊、肉啊的食物犒赏三军。”老人看着毛主席说“此地不可久留,赶快往上游走,从泸定铁索桥过河才是一条生路,别看现在是民国了,可还是没人敢随便破坏铁索桥。要不,你们就真的走上了石达开的老路,不用血战,最后也是饿的连拿刀的力气都没有了,不生生被擒才奇怪哩。”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老人接着说:“至于石达开是不是为了他的一个刚满月的儿子而葬送了太平军都是传说,可听不可信,但他石达开为了给最后的几千人人留条活路,而下山投降,最终被杀。这可是铁一般的事实。听说要杀石达开,我父亲特意带我赶到成都,去最后送翼王一程。
“老人家,石太开就义,你看到了?”红军中又有一人惊问。
“我哄你们干啥。我父亲好歹与翼王有一面之交。咳,太惨了。”老人眼睛稍微睁大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杀冀王石达开的那一天是清同治二年五月十二日。行刑地点就在成都的科甲巷。”
这时,毛泽东掐着指轻轻说了一句话,“那一天应该是公历的1863年6月27日。”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那个刚才发过言的人接碴说:“我怎么看书上写的是当时的四川总督骆秉璋本想“献俘阙下”清廷却怕押解途中生变,便下令“就地正法”。骆秉璋唯恐有人打劫法场,不敢公开行刑,便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科甲巷臬台的监狱里是把石达开父子秘密杀害了呀。”
这句插话一下让老人闭上了口。这时,有个中央领导人看了一眼那个人,操着上海的普通话说,“书上写的不见的都正确,我就是个不唯书的人。”
周恩来打了个圆场,“不要争论,还是听老人家讲完。”
毛主席这时也说,“老人家,还是请接着给我们往下讲讲石达开就义的事情吧。毕竟知道祥情的人还不是很多。”
老人这才又开口:“听说那天要凌迟处死太平天国中最彪悍的‘长毛’石达开,成都科甲巷早早就挤满了人。石达开早就与另一个人被对缚于十字桩上。时辰一到。只见刽子手手握钢刀,走到石达开面前,石达开真的是面无惧色。显出英雄本色。观刑的众人鸦雀无声,一个个目不转晴地盯着这场面。只见刽子手先把额头皮割裂,鲜血直涌,盖住受刑者的双眼,只听一声惨叫,原来是那个陪刑的人发出的呼号。再见刽子手剜断双腕,那个陪刑的人呼喊的更让人毛骨悚然。只听翼王石达开大吼一声:‘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这时,那个人便再无声响,可能已经昏死过去。而冀王却始终头颅高昂,任其刀刮,已成血尸,终不低垂。众人企能不骇。不敬、不叹!”
听完老人讲述这七十二年前的凌迟石达开场面,深深地触动了这些共产党领导人的神经。他们知道失败的下场和命运。
其实,毛泽东在青年求学时代便对太平天国运动这段农民起义历史极为关注。而他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更是借着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把有关太平天国的书籍统统搜罗阅读过。其中,有关石达开的文字读的更为仔细。他站起来对众人讲:“当时清军派人前来劝降,说只要石达开你投降,朝廷就可以保证太平军的几万将士的性命无忧。石达开为保住几万部众的性命,带了自己五岁的儿子去清营谈判。希望清军统帅骆秉章、唐友耕辈能‘依书赴奏,请主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请免诛戮,禁无欺凌,按官授职,量材擢用,愿为民者散为民,愿为军者聚为军’。结果清军出尔反尔,不仅扣押了石达开父子,还将太平军将士缴械后全部杀害。石达开则被解到成都审讯。审讯中,清军统帅骆秉章问他‘你投降吗?’石达开凛然的回答道:‘我来是乞死的,也是为我的部众请命的,当下只求一死了。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生我不杀汝耶?’结果被残忍地以极刑凌迟处死,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毫无畏缩,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勇精神。但他毕竟在大渡河失败了。而将介石也要把我们消灭在大渡河,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可是,时过境迁了,我们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只要路线正确,中国的革命就一定能够成功。”
周恩来听出了这句话的用意,他说:“毛主席讲的很有道理,时过境迁了,我们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只要路线正确,中国的革命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召开了遵义会议,然后又召开了会理会议,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方针路线都很正确。所以,如何强渡大渡河我们最好还是多听听毛主席的意见。”
毛泽东说:“现在不是强渡大渡河了,而是要抢渡大渡河。咱们马上回去,派出部队以尽快的速度奔赴泸定,抢夺铁索桥。我们到底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这是关健。”
就这样,在营盘山毛泽东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夜奔泸定、抢夺铁索!
毛泽东一行人离开了营盘山。告别时,这个老人说,“我可能看不到你们的胜利了,可大渡河能看到这江山到底最后是姓共还是姓国。”
毛泽东握着老人的手,“这江山姓共也罢、姓国也罢,他应该是人民的江山,而不是什么个人天下,私家王朝。共产党打天下,就是要让人民坐江山。”
下山的路上,还有人在问:“非得抢夺泸定桥吗”
毛主席果断地说: “非夺取泸定桥不可!”
一个人又说:“听说泸定桥很特殊,是用几根悬空的铁索铺架着一些板子。离这里可还有整整三百多里的路呢。”
“那也要抢夺!而且必须要快!”毛泽东语气坚决,“早上接到的有关敌情消息上说,敌人已经往泸定桥方面增兵了。”
“过江的部队怎么办?”有人问。
“兵分两路,夹江而上。”毛泽东简短地说。
中央机关的一行人下了营盘山,朝大渡河边的红军指挥所走去。
想来个舒心又省钱的高性价比雅安游吗? 加欣欣小海微信:cncncom2009 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