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文明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四川文明网广元(广元市文明办)广元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视察时,作出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重要指示,抓紧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拓展阵地为基础、以健全队伍为关键、以深化活动为重点,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坚持“线下+线上”
拓展文明实践三大阵地 推动文化传承“实起来”
一是拓展文化活动阵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公共文化场所的精准对接机制,全市18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8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5个美术馆及乡村文化广场(院坝)、农家书屋等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实现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办,形成良好的资源叠加、协调联动效应。广大群众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拓展宣教展示阵地。用好用活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以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8个,白花石刻、麻柳刺绣、射箭提阳戏等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16个,乡(村)史馆、红色文化陈列馆等展陈基地31个,川北家风馆、李榕家风馆、寻乐书言等家风家教基地6个作为文明实践基地重点打造,进一步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宣教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扩大宣教展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推动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三是拓展数字应用阵地。依托各县区文明实践云平台,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志愿服务达6万余次。充分利用“看广元”“智游青川”“智游昭化”等APP和小程序,对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数字化还原和存储,开发《天下雄关》《翠云廊》《蜀道上的乡愁》《蜀道问窟》等系列生动鲜活的数字视听产品,推出线上展播、线上学习、线上互动等实践活动,吸引众多干部群众点赞参与。
坚持“专职+兼职”
健全文明实践三大队伍 推动文化传承“动起来”
一是健全保护传承队伍。积极汇聚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量,成立广元石窟研究会、蜀道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发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140人(团体),形成由“文物专家+文化名人+非遗传承人”组成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致力于文物发掘、文化研究、知识培训、非遗展演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焕发时代光彩。
二是健全宣传宣讲队伍。在组建“五老”宣讲团、党员干部宣讲队的基础上,将1200余名知客乡贤、乡村能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纳入进来,充分发动各行业先进典型开展“互动式”“广场式”“庭院式”“圆桌式”场景宣讲2730余场,让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健全文化文艺队伍。积极扶持培育文化文艺专业团队、业余团队、公益团队,充实壮大文艺骨干和爱好者队伍,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编排节目,创作出川剧《蜀道行歌》、沉浸式演出《葭萌春秋》《唐家河·境》《信仰之城》等一批文艺精品,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喜爱,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
坚持“体验+学习”
深化文明实践四大活动 推动文化传承“火起来”
一是深化传统节日活动。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度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指导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春节舞龙狮”“清明祭英烈”“中秋寄相思”“端午赠香粽”“七夕话婚俗”等活动6300余场次,同步举办“文明集市”,将形式多样的民俗体验活动融入其中,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厚植广大群众家国情怀。
二是深化研学实践活动。把青少年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群,坚持以组织青少年深入公共文化场所、教育基地研学和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累计开展校内校外研学实践活动1900余场、覆盖青少年38万人。
三是深化文化惠民活动。把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作为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举办“百姓大舞台”、非遗展演、书画创作、戏曲杂技、全民阅读、坝坝电影等活动3100余场,参与群众达46万人次,以新的文明实践场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走新”更走心。
四是深化家风弘扬活动。把弘扬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征集活动,评选好家风好家规80余条(件),举办好家风好家规巡回宣讲、家风传承、家庭文明建设等主题活动73场次,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一步筑牢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底部基础。
网站编辑:朱琳瑄